• 资深行业导师团队专业师资阵容,导师亲自面授
  • 实训式课程体系独创性实战培训,打造业界佼佼者
  • 强大培训合作平台数百家合作企业,优质职位待人才

节目编导

您的位置:首页 > 容艺资讯 > 节目编导 > 正文
学广播电视编导的你知道电影票房有什么猫腻吗
更新:2017-4-13 13:30:42        来源:容艺教育        访问次数:

        电影的票房是电影界相当看重衡量电影好坏的一项指标,票房,指的是指电影、戏剧等因卖票而获得的经济效益。通俗一点讲就是,观众出于对影片的喜爱出钱为这部电影买单,票房的多少可以用来衡量电影的受欢迎程度。

        央视曝出了目前国内多部电影片存在票房造假的问题,其实票房注水在电影行业内部早就成了一种很常见的事。而电影发行商为什么要自掏腰包来为这些根本没有的票房业绩买单呢,这个就涉及到各种复杂情况了。

        最为常见的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纵观现在的电影市场,很多电影在放映的第一天就有很不俗的业绩,不少电影在同个时间段或者是同一个上映,他们内部的竞争必然是很激烈的,竞争多了猫腻也就产生了。像近年来的暑期档,国产保护政策下,国内电影虽多但是题材重合率也很高,如何在相似题材的电影中突出重围,那只能在最开始的时候炒高票房压倒对手,获得宣传大卖点。

        对比去年的小时代大战栀子花开,这两部电影虽然质量不咋地但是宣传上可谓是实打实的强硬,各种软广软文等等。

        而前三日票房账面的优异成绩也给他们的后续的观影数量、排片数量带来了好处,对于他们而言有宣传才会有买点。毕竟这几年的电影界,不搞宣传噱头的电影越来越少了。

        除了为了钱这个目的,不少制片方和主创团队也会因为名而制造虚假票房。比如《捉妖记》的那些幽灵票房,说起捉妖记这副宣传拍,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了。

        开始,由于影片本身质量就不错,票房一路高升打破了《泰囧》保持了多年的纪录,这当中优秀的宣传和造势必然是很成功的。然而,为了打破《速7》的24亿票房纪录,《捉妖记》就搬出了绝杀招数幽灵票房,午夜场、爆满、入座率百分之一百,上映一个多月还能保持这种票房增长方式,能有几个人会相信。

        还有一种比较自作自受的造假原因,那就是在电影制作之初,制作方就各处拉拢投资,为了实现承诺的高回报率,电影势必要更高的票房业绩。

        《叶问3》票房虚高就是为了争夺更多的人气来吸引观众观看,从而获得高回报,这就涉及投资学的领域了。

        现在电影行业越来越火爆,各种投机资本商都喜欢往里掺和一把。至于题主问的,谁会获利。当然还是制片方和投资商啦,他们可是狡猾的商人,才不会白白花钱没有回报的。

        有同学询问好多发行商自掏腰包用于加大虚假票房,他们的投资后期如何回报呢?

        我们先从中国的电影发行体系和分账体系说起,电影市场的主角有三位:出品方、发行方和院线。出品方发行方就是生产制作电影,院线就是例如万达等等,这个比较好理解。

        而一般而言电影的的分账是,营业税3.3%,国家电影发展专项基金5%,剩下的91.7%是三家分账,一般规则都是由院线57%,出品发行方43-44%。

        通俗一点,若是80元原价电影票,4元+2.64元上交国家,42元交给院线,31.36元出品发行。

        这样算来,若是10亿票房,那么,上交国家就是8300万,出品发行方3.94亿,院线5.23亿。当然,院线和出品发行方也往往有各类的猫腻,这个与本题没多大关系可先不论。

        现在,答主要分析的就是发行方如何在增加票房的前提下获得更大的投资回报。关于这个,涉及到两个方面。

        第一,出品投资方会跟院线合谋,出品发行方会给院线更多的让利,让院线帮助他偷挪竞争影片的票房。

        这种票房的出现,虽说是假,出品方也只能获得比43%更低的投资回报,但是票房虚高带来的宣传红利还是很大的。去年的《大圣归来》就遭遇了被偷票房的倒霉事,但是这算是内线操作,他们也无可奈何。其次,有些有野心的投资方也会给院线更多的返点以此来获得高票片量和好的排片时间,甚至在这些场次中自己花大钱包半场,这个举动乍看之下投资出品方很吃亏。

        但是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你去电影院,适合的时间基本上只有那部片子能看,别无原则,而且这部片子票房很高,网上水军各种夸,你能不妥协买票么。妥协的人多了,投资方的回报不就来了么。

        第二,有些发行方出品方直接与院线属同一家公司,一部电影从出生到发行都是垄断,这种亲生的儿子票房当然高啦。

        比如去年大热的《捉妖记》,出品方是安乐跟万达,这两个电影巨头都有众多的电影院线,票房这种事,除了上交国家的5%+3.3%,刷票的成本那么低,方式几乎都是内部资金流转的工作,冲年度票房第一,抓住票房宣传大卖点,加多排片场次简直就是信手拈来的工作,战线都这么固若金汤了回报是迟早的事。

        以上几点也可以看出,院线对于一部电影的票房来说相当重要啦~很多发行商自掏腰包砸票房,怎么平衡这种刷票房的投资跟后期的回报呢?

关键词: 无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化工路18号 中国出版创意产业基地

招生代理合作:173 1627 9180(同微信)侯老师

院校合作:186 1812 8340(同微信)王老师

对外合作:173 3812 6865(同微信)薛老师

立即咨询

全国报名咨询热线

400-609-1619

.........

© 2015 rongyi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容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1856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185号

在线咨询